害怕洗牙后牙齿变得越来越差的人主要担心以下五点
大家一提到洗牙,心里总会冒出各种疑问。洗完牙牙齿会不会变松?牙缝会不会变大?牙齿会不会变得敏感?这些问题让不少想去洗牙的人犹豫不决。但这些问题真的存在吗?今天我们就来好好。
一、洗牙后牙齿会变松
很多人洗完牙后感觉牙齿有点松动,其实这不是洗牙造成的。如果长期不洗牙,牙结石会堆积在牙齿周围,像水泥一样把牙齿固定住。当洗牙去掉这些牙结石后,牙齿失去了支撑,才会感觉有点松动。但这只是暂时的,牙齿本身并没有受损。随着牙龈健康,这种松动感会慢慢消失。
二、洗牙后牙缝会变大
洗牙后照镜子时,有些人会觉得牙缝变大了。其实这也不是洗牙的错。那些多出来的“空间”原本就是被牙结石占据的。洗牙只是把这些不属于牙齿的东西清理掉了,让牙齿了本来的面貌。随着牙龈炎症消退,牙龈会重新贴合牙齿,牙缝看起来就不会那么明显了。
三、洗牙后牙齿会敏感
洗完牙喝冷水时感觉牙齿酸酸的是怎么回事?这是因为洗牙前,牙齿表面被牙结石包裹着,就像穿了件外套。洗完牙后,牙齿突然暴露在外,对外界刺激就会比较敏感。这种情况通常持续几天到一周就会好转。平时可以用温水刷牙,避免过冷过热的食物,帮助牙齿适应。

四、洗牙会损伤牙釉质
这个担心完全是多余的。的洗牙使用的是超声波震动,震碎的是牙结石,对健康的牙釉质是不会造成损伤的。就像我们用手抖掉衣服上的灰尘,衣服本身并不会受损。正规医院使用的洗牙设备都是经过严格检测的,操作人员也都经过培训,完全不用担心会伤到牙齿。

五、洗牙后牙齿会变白
很多人抱着美白牙齿的期待去洗牙,结果发现牙齿只是了本来的颜色,难免会有些失望。其实洗牙的主要作用是清除牙菌斑和牙结石,预防牙龈炎和牙周病。它只能去除牙齿表面的色素沉淀,让牙齿原有的色泽。如果想要让牙齿更白,可以考虑其他的美白方式。

为什么要定期洗牙
洗牙就像是给牙齿做一次大扫除。即使我们每天认真刷牙,还是有些地方刷不到,时间长了就会形成牙结石。定期洗牙可以预防牙龈出血、口腔异味等问题,更重要的是能预防牙周病。建议每半年到一年洗一次牙,保持口腔健康。

洗牙需要注意什么
洗牙虽然是个小项目,但还是建议选择正规医院。洗牙前要如实告诉医生自己的健康状况,比如是否有高血压、糖尿病等慢性病,是否在服用抗凝药物。洗牙后24小时内尽量避免吸烟、喝浓茶、咖啡等容易染色的食物,也要注意不要吃过冷过热的食物。
看完这些,是不是对洗牙有了新的认识?其实洗牙是个很常规的口腔保健项目,不用太过担心。保持口腔健康,从定期洗牙开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