糖尿病早期症状有哪些?这6个信号千万别忽视
坐在诊室里,40岁的张先生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跟糖尿病扯上关系。他不过是近总觉得口渴,晚上起来上厕所多了些,体检报告上的血糖值却赫然标着"高危"。
像张先生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。很多人直到体检才发现问题,其实糖尿病早期身体会发出不少警告信号。今天就来说说这些容易被忽略的症状,帮您早发现早干预。

身体发出的6个警报信号
1. 总是口渴想喝水:血糖升高时,身体会通过多排尿来排出糖分,导致频繁口渴。有的患者能喝掉3-4升水,还是觉得口干。
2. 夜尿增多:晚上起夜2次以上要当心。有位患者说,以前从不起夜的他,现在每晚要上三四次厕所,影响了睡眠质量。
3. 吃饱就犯困:餐后血糖飙升会让人异常疲惫。李女士就发现,午饭后就困得睁不开眼,工作效率直线下降。
4. 伤口愈合变慢:高血糖会影响循环。大爷脚上一个小伤口,拖了半个月都不见好,检查才发现是糖尿病作祟。
5. 视力模糊:血糖波动会导致眼球晶状体肿胀。不少患者以为是老花眼,配了眼镜也没用,直到查出血糖问题。
6. 手脚发麻:长期高血糖会损伤神经。有位司机说,开车时总感觉脚底踩着一层棉花,检查发现是糖尿病引起的周围变。

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?
糖尿病不是老年人的。以下几类人群要格外注意:
- 直系亲属有糖尿病史的人
- 体重超重,尤其是腰围过粗的人
- 长期缺乏运动的人
- 妊娠期有过血糖升高的女性
- 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检查

发现异常该怎么办?
如果出现上述症状,建议先做两件事:
1. 测量空腹血糖:早上空腹8小时后检测,正常值应在3.9-6.1mmol/L。超过7.0就要警惕。
2. 查糖化血红蛋白:这个指标能反映近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,比单次检测更。
有个真实:35岁的刘女士体检发现空腹血糖6.8,糖化血红蛋白6.3%,医生诊断为糖尿病前期。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,3个月后指标就正常了。

日常预防的5个建议
预防胜于治疗,做好这些事能大大降低风险:
1. 控制体重:减重5%-10%就能显著改善血糖。减少精制碳水,多吃粗粮和蔬菜。
2. 规律运动: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,快走、游泳都不错。记住要循序渐进。
3. 充足睡眠:每天睡不够6小时的人,患糖尿病风险会增加。尽量保持7-8小时睡眠。
4. 定期体检:40岁后每年检查血糖,有高危因素的可以更早开始。
5. 调节压力:长期紧张会升高血糖。试试冥想、深呼吸等放松方法。
写在后的话
糖尿病早期可能没有明显不适,但身体已经在发出求救信号。及时发现问题,大部分人都可以通过生活方式调整控制病情。本文提到的症状仅供初步参考,具体诊断请医生。
记住:健康的生活方式永远是预防疾病的好方法。从今天开始,关注身体发出的每一个信号,为自己的健康负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