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龈发炎怎么办?5个日常护理方法帮你远离红肿出血
早上刷牙时发现牙刷上有血丝,咬苹果时留下粉红色痕迹,这些可能是牙龈炎发出的信号。作为口腔科门诊常见的问题之一,牙龈炎困扰着近80%的成年人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容易被忽视却关重要的口腔问题。
很多人不知道,健康的牙龈应该是淡粉色,紧贴牙齿表面,就像给牙齿穿了件合身的"高领毛衣"。而当牙龈发炎时,这件"毛衣"会变得红肿松垮,轻轻一碰就可能出血。我见过不少患者直到刷牙出血才来就诊,其实这时候炎症已经存在一段时间了。
牙龈为什么会发炎?
罪魁祸首其实是牙菌斑——那些黏附在牙齿表面的细菌薄膜。如果不及时清理,细菌会释放刺激牙龈。就像手指被纸割伤后发红发热一样,牙龈也会用红肿出血的方式向我们。
常见诱因包括:刷牙方式不当留下清洁死角、长期吸烟、女性激素变化(如孕期)、戴矫正器清洁困难等。需要注意的是,糖尿病等系统性疾病也会增加牙龈炎风险。
五个实用护理建议
1. 改良刷牙手法:试试"巴氏刷牙法",将牙刷45度角朝向牙龈沟,小幅振动清洁。很多人习惯横向"拉锯式"刷牙,这反而会损伤牙龈。
2. 牙线使用要得法:把牙线做成"C"形包绕牙齿侧面上下刮擦,而不是简单地在牙缝间上下拉动。每周少使用3-4次,睡前使用佳。
3. 选对口腔护理品:含氯己定的漱口水可短期辅助使用(2周内),但长期使用可能染色牙齿。对于容易牙龈出血的人,软毛牙刷比硬毛的更合适。
4. 饮食调节: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猕猴桃、草莓等水果有助于牙龈修复,而碳酸饮料会加剧牙齿表面腐蚀。
5. 定时检查不能忘:即使没有不适,每年也应做1-2次洁牙。就像汽车需要定期保养,牙齿也需要清洁。
这些情况需要立即就医
当出现持续口臭、牙龈自发出血(不碰也流血)、牙齿松动感时,说明炎症可能已经发展到牙周炎阶段。孕妇如果发现牙龈瘤(妊娠期龈瘤),也应及时处理以免影响进食。
特别提醒:市面上有些"快速止血"牙膏可能含有止血成分,治标不治本,长期使用可能掩盖病情。牙龈出血是身体发出的警报,强行"静音"反而耽误治疗。
预防牙龈炎其实很简单,关键在于日常坚持。花在口腔护理上的每分钟,都是在为将来省钱省心。下次刷牙时,不妨多花30秒仔细清洁牙龈边缘,你的牙齿会感谢这份用心的呵护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