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龈炎不重视?这些小问题可能正在毁掉你的牙齿健康
早上刷牙时看到牙刷上有血丝,吃个苹果发现果肉上留下红印子,很多人会觉得“上火啦,多喝点水就行”。其实这很可能是牙龈炎悄悄找上门了。作为困扰大多数成年人的口腔问题,牙龈炎看似不起眼,却是牙齿健康的早期警报信号。
牙龈炎到底是怎么回事
简单来说,牙龈炎就是牙龈组织发炎了。健康的牙龈应该是粉红色的,紧贴着牙齿表面,刷牙时不会出血。而发炎的牙龈会变得红肿,轻轻一碰就容易出血,有些人还会感觉牙龈胀胀的,口气也变得不太好闻。这些都是牙龈炎在提醒你:该关注口腔健康了。

为什么会得牙龈炎
绝大多数牙龈炎都是因为牙菌斑没清理干净。牙菌斑是粘在牙齿表面的一层薄膜,里面有大量的细菌。如果不及时清除,这些细菌就会刺激牙龈,导致发炎。特别是平时刷牙不认真,或者很少使用牙线的人,牙菌斑很容易在牙齿和牙龈交界处堆积,时间一长就会引发炎症。
除此之外,吸烟、内分泌变化(比如女性怀孕期间)、戴假牙或者牙套、营养不良等因素,也都可能增加患上牙龈炎的风险。值得注意的是,有些药物也可能影响口腔环境,导致牙龈问题。
牙龈炎不处理会怎样
很多人觉得牙龈炎只是小毛病,出血就出血吧,反正也不疼。这种想法很危险。如果放任不管,牙龈炎可能会发展成更的牙周炎。到那时,不只是牙龈发炎,连支撑牙齿的牙槽骨也会受到影响,导致牙龈萎缩、牙齿松动,时甚会造成牙齿脱落。
而且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息息相关。研究显示,的牙龈问题可能会影响血糖控制,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。所以,对待牙龈炎真的不能掉以轻心。
怎么知道自己有没有牙龈炎
判断牙龈炎其实不难,可以留意这几个信号:刷牙时牙刷上有血迹;牙龈看起来红肿,正常的牙龈应该是淡粉色的;感觉牙龈有胀痛或者触碰时不舒服;口气比较重,即使刚刷完牙也不会有太大改善。如果你有这些情况中的任何一种,建议及时去看牙医。

牙龈炎能治好吗
是,早期的牙龈炎是完全可逆的。因为这个时候病变还局限在牙龈软组织,还没有影响到深层的牙周组织。通过的牙齿清洁和正确的日常护理,牙龈可以到健康状态。
治疗牙龈炎关键的一步就是清除牙菌斑和牙结石。这就需要去找牙医做一次的洁牙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洗牙。洗牙能够清除平时刷牙刷不掉的牙结石,尤其是牙龈边缘和牙缝里的沉积物。
日常预防更重要
预防牙龈炎其实并不复杂,关键是养成好的口腔卫生习惯。每天少刷牙两次,每次不少于两分钟,要特别注意牙齿和牙龈交界处的清洁。牙线一定要用起来,它能清除牙缝里的食物残渣和菌斑,这是刷牙替代不了的。
定期去看牙医也很重要,建议每半年到一年做一次口腔检查和洁牙。即使没有任何不适,定期检查也能及时发现潜在问题,防患于未然。
关于牙龈炎的几个误区
“刷牙出血就不敢刷了”这是常见的误区。实际上,出血的地方正是需要认真清洁的地方,越是出血越要轻轻地把那里刷干净,坚持几天,出血情况就会改善。
“洗牙会让牙缝变大”也是个广为流传的错误观念。洗牙只是清除了本来就存在的牙结石,牙缝变大是因为之前被牙结石填满了,洗掉后了原本的形态。
还有人说“牙龈炎吃药就行”,这也是不对的。牙龈炎主要是局部刺激引起的,不去除病因,光靠吃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。
写在后
牙龈炎虽然常见,但绝不是可以忽视的小问题。它就像身体给我们发出的早期信号,提醒我们该关注口腔健康了。通过正确的治疗和日常护理,完全可以让牙龈健康状态,避免发展成更的牙周问题。
如果你已经注意到牙龈有出血、红肿的情况,别犹豫,及时去看牙医。毕竟,健康的牙齿和牙龈不仅关系到吃东西方不方便,也影响着我们的整体健康和自信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