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周炎是怎么回事?这些症状你可能正在经历
早上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?吃苹果总留下血印子?这可能不是简单的"上火",而是牙周炎在作祟。作为困扰我国90%成年人的口腔问题,牙周炎早期不痛不痒的特点,让很多人错过了黄金干预期。
牙龈出血不是小事
健康的牙龈呈淡粉色,紧贴牙面,刷牙时不会出血。当发现牙刷毛上沾有血丝,或者咬硬物后食物上有血迹,这往往是牙龈炎的信号。此时菌斑中的细菌已开始牙龈组织,若不及时清洁,24小时内就会形成新的牙结石。
有位34岁的设计师患者,长期把牙龈出血当作"工作太累导致",直到门牙出现松动才就医。检查发现其牙槽骨已吸收过半,原本2-3次洁牙能解决的问题,终需要种植修复。这样的在临床上并不少见。
五大典型症状要警惕
除了牙龈出血,这些表现也值得注意:持续性口臭、牙龈颜色变深红、牙齿敏感冷热、牙齿间出现缝隙、咀嚼无力感。若出现牙齿自动移位或松动,往往提示炎症已发展到中晚期。
需要区分的是,妊娠期牙龈增生也会出血,但分娩后会缓解;而糖尿病患者的牙龈红肿往往更,愈合更慢。这些特殊情况需要医生综合判断。
治疗不是洗牙那么简单
针对不同阶段,处理方式差异:
1. 牙龈炎阶段:洁治(洗牙)配合正确刷牙,1-2周即可
2. 轻中度牙周炎:需进行龈下刮治,可能分2-4次完成
3. 重度患者:可能需翻瓣手术配合骨粉植入
值得注意的是,吸烟者的治疗会扣,因为尼古丁会收缩血管,掩盖出血症状。临床上常遇到老烟民牙周袋深度超标,却自称"从不出血"的情况。
日常护理决定治疗
治疗后维护比治疗本身更重要:
• 学会使用牙线/间隙刷:90%的复发源于邻面清洁不到位
• 选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:控制菌群比"止血牙膏"更有效
• 每3-6个月复查:牙周维护治疗是终身需要的
近接诊的一位退休教师,严格遵循复诊计划,使用20年的自然牙今稳固。相反,有些年轻患者觉得"洗过一次牙就万事大吉",结果半年后复发更。
预防比治疗更重要
这些习惯能有效降低风险:餐后清水漱口(尤其吃完酸甜食物)、选择小头软毛牙刷、避免横向用力刷牙、控制血糖血压。对于戴矫正器的人群,建议配备冲牙器辅助清洁。
需要提醒的是,网传的"盐水漱口治牙周炎"并不科学。高浓度盐水反而会损伤口腔黏膜,治疗才是正道。
当出现牙龈异常时,建议先去正规医疗机构做牙周探诊检查,早发现早处理,才能保住我们的天然牙齿。毕竟,再好的假牙也不如自己的真牙用得舒服。


